
玉英今年31歲,孩子已經8歲。最近,她感覺自己的“大姨媽”越來越少了。來一次“大姨媽”,兩片衛生巾就打發了。她自己笑稱:“還不如割破手指頭流的血多呢!”雖然月經量少不用擔心污了床單褲子,可是還打算要二胎的她對此可是憂心忡忡:這么少的月經量不會是提前‘閉經’的征兆吧?會不會影響要孩子?”為此,她來到濟南長清婦科醫院。
王曉可玉英的情況差不多,今年29歲的王曉也是因為“大姨媽”的問題來到醫院。自三個月前,王曉就發現月經量突然增多,而且變得拖拖拉拉起來,從原來的五天延長到七八天甚至十天以上,有時甚至夫妻生活之后也會流血。
經過檢查,玉英患的是“月經稀發”癥。濟南長清婦科醫院婦科專家安主任講:正常人每次月經的總量在50~60毫升之間。通常來說,每個周期的用量不超過兩包,一包10片,如果每次一包都用不到,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,就屬月經過少。
通常來說,經血量少,是因為雌激素水平低。雌激素會刺激子宮內膜的增生變厚,為受孕做準備。如果未受孕,增生的內膜會脫落出血形成月經。體內雌激素水平低會造成子宮內膜增生得不夠厚,月經時出血少,這種情況,會影響日后受孕。
而王曉的月經量多,則是因為患上了“子宮肌瘤”。安主任講: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很高,達20%~25%,不過其中99. 5%都是良性的。引起月經過多的只有肌間和粘膜下兩種類型的子宮肌瘤居多。另外,子宮內膜息肉也會引起經期延長以及接觸性出血、非經期出血等等癥狀。
俗話說:月經是女性身體健康的“晴雨表”,女性如果身體出了問題,首先反映在月經的改變上。月經周期延長、周期縮短,經血量過多或過少,以及經期拖延等等都是“月經不調”的癥狀。患上“月經不調”,要及時到專業正規醫院做檢查治療,只有對癥下藥,才能“藥到病除”。上述玉英和王曉的疾病經過長清婦科醫院醫生的治療,均已得到治愈。
最后,長清婦科醫院安主任講:女性一旦過了30歲,患上婦科疾病的幾率就大大增加。因此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的“月經”情況,如有異常,要及時就醫,不論是平常的月經不調、婦科炎癥,還是令人聞名喪膽的乳腺癌、宮頸癌都是越早發現越好,早發現,才能早治療,早治療,徹底治愈的幾率就越高。
專家提醒:婦科疾病病癥復雜,女性治療尤需謹慎、由于網絡的局限性,很多內容不能一一展現。如果想了解更多,建議您花費幾分鐘的時間與在線專家溝通,或撥打全國24小時免費熱線:0531-87433333咨詢我院專家,希望能給予您幫助!